本章講面對存在命限,司馬牛很感慨的說人家都有兄弟,獨獨他沒有,這裡所講的並不是沒有兄弟,而是沒有志同道合的兄弟,也可以講他的兄弟是沒有走在正道上,所以他很感傷,子夏聽到他這樣說就安慰他:「我聽說:『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』」,又勸他說:「『君子敬而無失,與人恭而有禮。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』」,一個人可以減少自己的過失,待人符合禮,那麼四海之內皆會有兄弟,不用擔憂自己沒有好的兄弟。 

第一段話是司馬牛的擔憂,其實我們也講司馬牛一般,都會擔心自己生命裡所不能擁有的,就是上天所賜給我們的可能不是那麼圓滿,比如我們時常擔憂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錢,是否擁有好的對象、兒女、朋友,甚至於現代人更嚴重的,是否能擁有一個名牌包包,現在的人即使他已經擁有那麼多但他還是擔憂。 

第二段話是子夏安慰他說:『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』,其實這句話也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,我們常常會用這句話安慰別人,但是當自己遇到生命的挫折時,我們是不是能夠真的體會到它的真諦呢?比如:生命的長短不是我們能夠掌握的,如果我們去擔憂它只是徒增煩惱而已,『死生有命,富貴在天。』告訴我們如果上天已注定如此,我們還有什麼是放不開的呢?如果真能有所體會時應該就不會如此了。 

接著子夏提出了一個我們可以自己掌握的,就是我們面對生命的態度,「敬而無失」就是減少自己的過失,「恭而有禮」待人接物是否合乎禮,從自我去修持與他人真誠的交往,讓我們的生命能夠取得一個和諧。 

假如在非洲有一群窮人,因為環境的關係他不覺得貧窮所以不平衡,可是在台北的窮人看到許多人比他有錢,心裡就會產生不平衡,可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、所擁有的物質比非洲的窮人更多,而往往在大都會區生活的人都不覺得快樂,根據統計全世界最快樂的國家是非洲一個小國,最進步的國家反而沒有入榜,生命所給予的限制並不一定可以決定我們一生快不快樂,最重要的應該是我們的面對生命態度。 

再來如果我們面對生命的態度是正確的,掌握住自己該做的時候,我們就可以做到子夏所說的「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。」,這句話所代表的是「你的心有多寬,你的世界就有多大」,所以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心,佛教講「萬法唯心造」,你的心認為是什麼它就是什麼,在臺灣有一個導演叫柯一正,他十歲的時候父親就過逝了,他們家以前在鄉下是有錢人,鄉下祖墳旁一望無際的田都是他們家的,但是他父親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看西部拓荒的電影,心裡就一直想挖礦,於是就搬到台北來,然後把田一塊一塊的賣掉,就這樣賣光了家產,後來柯一正靠著自己的努力走上電影導演之路,他說他沒有恨他父親讓他吃苦,因為他父親過逝後他就要去打工養活自己,他反而很感謝父親把田都賣光了,他說如果不是父親為了挖礦把田都賣光了,他也會為了拍電影把它賣光,所以他很感謝父親沒有留下那些東西讓他揹。我想這就是一種人生態度,每個人都可以為了你的生活去做不同層次的煩憂,或者是在餐餐不繼的時候還可以很樂觀的生活著。 

最後一句「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?」,司馬牛擔憂無兄弟,那我們所擔憂的是什麼?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所擔憂的是什麼?如果我們所擔憂的都還在生存層面,那我們就還很膚淺還沒有成長,那是否應該自我反省一下。

---by 學員盈靜筆2008/11/25

先生補充:

司馬牛在我的記憶中應該有4個兄弟,他的父親不是士大夫就是諸侯,他的兄弟都有很好的職位,可是除了司馬牛之外,其他人都走入了邪道,去幫助那些昏君,助紂為虐,所以他很傷心,子夏第一個就告訴他,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命限,你司馬牛也有你的命限,先告訴他認清楚了,不必為此感傷。

    再來在命限中怎樣的去提昇自己,當你提昇到你清淨的時候,生命莊嚴的時候,你所走到的地方都是你的朋友,這裡面所講的「敬」、「禮」,就是含著仁義,孔子不是講「人而不仁,如禮何?人而不仁,如樂何?」,假如沒有仁那禮都是虛表的,當你做到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這樣的去恭敬的對待每件事,去那邊學習,而後用禮來顯現你的生活,當你都做到了以後,你走到哪裡哪裡都是你的朋友,我想我們自己是否會有同感。

    有時候我們在家裡邊,我們的配偶、兄弟、父母、很好的朋友,是不是跟你想法相同,如果想法相同那恭喜你,多了一位相互勉勵的人,沒有的時候這句話可以是我們的座右銘,或許你的配偶不一定讚成你的作法,或許你的朋友甚至於孩子,我的同事孩子跟他的宗教信仰不同,偏偏他孩子的信仰非常狹隘,把他老爸老媽的信仰覺得很不屑,讓他覺得有一點遺憾,其實在這裡就提醒我們,你不需要遺憾,當你做好了以後,你自然能夠感召他們,問題不在於你的環境,問題也不在別人,這裡所講的問題在自己,你認清所處的環境,你有沒有生活在道上,這才是重點,這句話不是字面上好像跟我們沒關係,其實跟我們是息息相關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b95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